网瘾成病之后,宝马新x5
十年前,国内一场关于网瘾是否为精神疾病的讨论甚嚣尘上,十年后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。
2018年6月18日,WHO在《国际疾病分类》新版本中正式将“游戏障碍”列为“成瘾性”精神类疾病,如果该分类目录在2019年5月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由会员国最终批准,将在2022年1月1日生效。同时,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,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。
尽管WHO已经将网瘾成病盖棺定论,但相关的争议远没有就此平息。
病与非病的持久争议
“终于可以规范网瘾戒治学校乱象了。”在WHO新规生效后的第二天,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主任、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对法治周末记者说。
对新规的期盼,陶然用“呼吁已久”来形容,因为早在十年前,陶然和他的团队就曾因此备受非议。
2008年,陶然及其团队制定了《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》,在此标准中,网瘾被纳入精神疾病治疗范畴。此后,这9条标准通过了国内专家论证,并在部队医疗系统中推广。
反对的声音扑面而来。
“各种各样的机构都在治疗网瘾,突然有个医院冒出来制定了一个‘标准’,说网瘾是精神疾病,以后只能由医院来收治,这怎么行?”被称为“中国治网瘾第一人”的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对法治周末记者说。
在陶宏开看来,只要是心理问题,都不需要用药物来解决,更没有必要直接进医院。
“即使网友比照标准,发现自己符合其中的几项,但上网的行为并没有对生活产生大的影响,有谁会认为自己是‘精神病’从而去医院治疗呢?”陶宏开说。
他认为,若标准没有后续的执行细则,对临床诊断来说除了增添了一个新的“神经病”病种之外,没有实际意义。
而在WHO宣布将把游戏成瘾列为精神障碍之后,争议同样没能避免。
24位不同背景的学者立即联名发表文章表达了反对意见,他们的意见主要包括两方面,即对这一诊断的科学性和对社会影响的担忧。
相当多的学者认为,游戏成瘾的诊断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支持,可能存在泛化诊断的问题。如果真像人们开玩笑说的,“打开DSM精神障碍手册,总有一款适合你”,诊断也就失去了意义。
不过陶然认为,很多人都不承认网瘾是一种病,根源是把精神病和精神疾病画上了等号,“精神病一般指的是严重的精神障碍,比如精神分裂症”。(责任编辑:方向)
- “扫一扫”关注旅游搜搜网微信号